当精准遇上中医 介入血管谱新篇
2025年8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精准介入大会在广州举办,会议同期举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介入血管疾病专委会成立大会、岭南中西医结合介入血管疾病医疗联盟成立大会及系列学术活动。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介入和血管疾病顶尖专家,以及介入医学、血管疾病、中医药领域学者共3
2025年8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精准介入大会在广州举办,会议同期举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介入血管疾病专委会成立大会、岭南中西医结合介入血管疾病医疗联盟成立大会及系列学术活动。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介入和血管疾病顶尖专家,以及介入医学、血管疾病、中医药领域学者共3
为认真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发现挖掘天津市援疆干部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激励全体援疆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讲好新时代天津援疆故事,天津援疆前指推出【最美援疆人】栏目,分享季度优秀援疆干部的先进事例,弘扬援疆精神,传递正能量,谱写新时代
秋高气爽开学季,恰是养肝明目黄金时。肝开窍于目,青少年课业繁重,用眼强度高,若秋燥耗津、肝血不足,则目失濡养,易致眼睛干涩、疲劳、近视加深。现撷取古人护眼妙法,结合秋令特点,从食养、外治到生活调摄,奉上一套融合千年智慧的中医护眼方案。
2025年8月22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孙秋华教授团队近期开展了针对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成果发表在《Phytomedicine》期刊(医学一区,IF=8.3)上。
近日,中国第23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总部开展的中医诊疗活动,引发多国维和人员热烈反响。原本计划一天的门诊因预约人数过多延长至一天半,最终接诊近百名患者,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莫斯科期间,中医专家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办健康讲座,为使馆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咨询和诊疗,并与俄罗斯当地中医围绕中医药在俄发展进行相关学术交流。中医专家团还为在俄的部分侨胞和当地民众进行了中医义诊。
从汾河之畔到天山脚下,跨越三千里,山西医疗援疆队伍将三晋大地的中医智慧,播撒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多年来,山西医疗援疆以“精准帮扶、长效协作”为理念,显著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尤其是在中医领域成效斐然,既为边疆群众送去健康,更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队伍,让中
8月24-25日,第一届广西中医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南宁成功举办。本次竞赛以“传承岐黄薪火·锤炼护理匠心”为主题,吸引了全区14个设区市及10家区直医疗机构的24支代表队、72名选手参与角逐。
8月23日晚,泰山吾悦广场南广场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泰安市中医医院“岐黄薪火传 健康伴我行”中医夜市惠民行动如期开市,再次将优质中医服务和厚重文化体验送到市民家门口。缕缕药香融入城市烟火,为市民带来触手可及的健康关怀。
你是否还在为传统针灸的"慢工出细活"而焦虑?是否见过患者因疗程漫长放弃治疗,让你的医术蒙尘?今夜,一场颠覆认知的中医技术革新即将引爆!
8月23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医药养生保健报社主办、黄陂区中医医院承办的“千县计划”全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专题会议,在武汉黄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近150名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医院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齐聚,共探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年中国医师节活动期间,平谷区中医医院代表区卫健委参加由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残疾预防日活动,于8月22日下午在万达广场呈现了一场集中医药文化与残疾预防于一体的特色市集。
琅琊新闻网讯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的病房里,65岁的张阿姨正享受着一段奇特的“午休时光”——她的耳廓上贴着几枚精巧的耳穴压豆贴,膝盖上贴着温热的艾灸盒,床头柜上摆着一杯护士刚调配的安神茶。这个充满东方美学意象的医疗场景,神奇地发生在一家由西医主导的三甲综合医
《了不起的中医》节目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系列短纪录片。主要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创作内容,通过每位中医人物的讲述,向海内外观众宣传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关注当代中医学对世界的贡献。
在中医的神秘宝库里,有一种疗法正悄然兴起,它借助植物的芳香之力,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新的希望,这便是中医芳香疗法。而在推动这一疗法传承与创新的征程中,云南中医药大学的熊磊教授无疑是一位关键人物。
近日,“卓鹏伟名中医柘林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仪式上,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上海市名中医彭培初学术继承人卓鹏伟医师获颁奉贤区社区“师带徒”导师聘书,柘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名年轻中医师现场拜师,传承卓鹏伟医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共同为广大患者
近日,中国第23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总部开展了一场中医诊疗活动,成功接诊近百名患者,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次生动实践。
当现代科学常以“本质绝对论”为基础,试图从现象中剥离出固定本质时,中国传统认知体系中,一种注重“动态关联”的思维方式——“界说相对论”,为我们理解中医与现代科学的联结提供了新视角。这种思路并非否定任一认知路径,而是试图寻找两种范式间的对话空间,其中,对“界分”
当现代医学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陷入瓶颈,钱学森曾预言的中医发展方向,正与赵致生倡导的属性数学产生深刻共鸣——被《易经》篡改的“形貌-属性-数字”三重认知体系,才是生命科学的终极语言!
"医生说我还能活5年,现在第8年了,我的肝硬化指标反而好转了。"这是我在肝病专科门诊外采访时听到的一句话。当时这位患者正拎着两袋中药,气色红润得完全不像个"被判死刑"的肝硬化患者。这彻底颠覆了我对"肝硬化不可逆"的固有认知——原来在绝望的诊断背后,中西医结合正